1.抓住重点词、句、段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,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。
2.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。
3.学习本课生字词。
4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背诵课文。
二、教学重点
1.通过爸爸说的话,了解白杨树的特点,懂得这段话表白了爸爸什么样的心愿。
2.练思想。
三、教具
1.挂图或投影片。
2.生字生词卡片。
3.配乐朗读录音带。
四、教学时间 两课时。
第一课时
一、检查预习。
1.指名读课文。全班听读,然后评读,重点是读准字音。
2.用生词卡片,检查是否掌握生字的读音。
3.指名把课文中描写大戈壁的句子和爸爸谈论白杨的话分别读出来。
二、默读课文,讨论分段,并练习归纳各段段意。
(全文可分作四段。第一段,从开头到“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”,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,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。第二段,从“一位旅客”到“也不动摇”,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。第三段,从“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”到“那么高大”,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。第四段,是最后一个自然段,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,扎根边疆,茁壮成长。)
三、学习第一段。
1.默读第一自然段,理解重点词语,并想想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。(“戈壁”,蒙古族人民把沙漠地区称为戈壁。“大”说明面积之广。“茫茫”,一眼望不到头,也说明了戈壁之大。“没有……没有……也没有……”是对戈壁自然环境的具体说明:十分荒凉,人迹罕至。“浑黄一体”,地是黄的,天也是黄的,天地一片黄,难以分得清,这是大戈壁刮起风沙时的景象。)(这个自然段第一句侧重讲环境,第二句侧重讲气候。这段概括地描写大戈壁环境、气候的恶劣。)
2.默读第二、三自然段,借助挂图或投影理解“高大挺秀”,体会读后有什么感觉。(“高大挺秀”,又高又直,十分秀丽。在一望无际、荒无人烟的大戈壁,“每隔几秒钟”就看到一棵“高大挺秀”的白杨树,会十分惊喜,产生喜爱、崇敬的感情。)
四、学习第二段。
1.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树,妹妹、哥哥和爸爸有什么不同的表现,爸爸说了些什么,找出来读一读。
2.从兄妹俩的争论中,你们看出了什么?(看出兄妹俩对白杨产生浓厚的兴趣;看到了白杨的外形特点:高与直。)
3.从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,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?
(爸爸介绍白杨讲了三句话,每句都讲了白杨的一个特点。第一句讲白杨外形直;第二句讲生长范围广,适应性强;第三句讲白杨不怕恶劣的气候,能经受自然灾害的考验。)
4.爸爸的这段话仅仅是在介绍白杨吗?(不是,他还在表白自己的心愿。)爸爸借介绍白杨,表白自己怎样的心愿呢?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读爸爸讲白杨的这段话。
5.分角色朗读第二段,注意用赞美的语气读好爸爸讲的话。
五、学习第三段。
1.指名朗读第三段。
2.从这一段的内容中,你体会到爸爸是在表白自己什么样的心愿?
(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,像白杨扎根戈壁一样地扎根边疆,并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边疆落户,学好本领,长大参加边疆建设。)
六、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,说说爸爸在沉思什么,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。(上文的“沉思”,是“思”自己;这里的“沉思”,是由“在一棵高大的白杨身边,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”引起的,主要是“思”子女。爸爸由此景想到,孩子在父辈的教育影响下,一定会像小白杨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,因此,“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”。)
七、各自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。
第二课时
一、指名分段朗读课文。
二、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。
(讲了一位边疆建设者,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,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,扎根边疆、建设边疆的志向和对子女的期望。)
三、练习概括中心思想。
1.学生在“思考·练习”3提供的三个答案中,选择自己认为概括得最准确的中心思想。
2.讨论交流。(第三个答案概括得最准确完整。)
四、指导朗读、背诵。
1.放朗读录音,学生边听录音边体会感情。
2.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.在熟读基础上背诵。
先个人背,再同座互背,最后指名背诵。
五、指导书写。
1.教师板书“晰”“疆”,提醒学生注意字形和书写笔顺。
2.把“读读写写”中的词语抄写两遍。 如果觉得《19 白杨 一、教学要求》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
Tag: 教学 五年级语文教案设计,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,小学语文教学设计,语文学习 - 语文教案设计 - 五年级语文教案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