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培训之家学习辅导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》难点解析

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》难点解析

01-04 http://www.pxzj8.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人气:188

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》难点解析为http://www.pxzj8.com整理发布,类型为初三语文课后练习,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,课后习题答案网,语文学习 - 语文课后练习 -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的文章。 正文: 师:本文的标题是论点吗?

  生:本文的标题是论点。

  生:“格物致知”的含义是什么?

  师:“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。”“探察物体”就是“实地的探察”,就是“实验”。

  生:中国的传统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“格物致知”?

  师: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,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。

  生:王阳明为什么“格物”失败?

  师: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。

  师: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?

  生: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,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,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。

  师:“格物致知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?

  生:第一、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;第二、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,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。

  师:本文用什么论证方法阐述观点的?

  生: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。 如果觉得《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》难点解析》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

Tag: 暂无联系方式初三语文课后练习,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,课后习题答案网,语文学习 - 语文课后练习 -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

5 6 7 8 9 11 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