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“以读为主”,落实字、词、句
这是一篇文言小短文,怎样去识字积词,弄懂句意?我没有串讲课文,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多读、熟读、精读、背诵等具体言语活动实践,来完成这项任务。
首先,在课堂上安排充分时间,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,不走过场,把教师讲解、提问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;其次,变换形式──采用学生自读、老师范读、师生共读多种方式,着眼于读的不同目的,不同功用,确定恰当的读的方式,并把这些读的方式有机安排在初读、细读、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。通过多读,使字、词、句的训练落到实处。
二、“以思伴读”进行质疑训练
俗话说:“小和尚念经,有口无心。”进行无鲜明目的的机械的枯燥的重复的读,还不如不读。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读书,做到“口到”、“心到”,就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质疑训练。以“疑”促使学生更好地在思考中读书,即“以思伴读”。
在导入新课后,我先引导学生读自读提示,进行质疑练习。通过训练,他们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内容及写景特点。在此基础上,再读课文,鼓励学生大胆质疑,积累探索。接着,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心,把相关问题的理解都串到一条主线上,即怎样层次分明地写景,这样问题有了主要方向。学生带着问题,再读课文,细心体会本文的写景特点。接着,引导学生探究语言,加大思维深度。在这篇小品文里,作者借助遣词造句的高度技巧,突出了早春二月景物的个性。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,还是通过读来完成。学生先读后议,找出“冰皮始解”,一个“始”字,使时间性更加鲜明,“柳条将舒未舒”,也是早春的特点,不是暮春的景物。“柳条披风”,更让学生联想到“二月春风似剪刀”。教师适当点拨,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,让学生因“疑”而动,不仅获取了知识,更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。
三、“以情促读”,领悟旨意
文以载道,文以传情。可以说,“以情悟文”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。因此,指导学生读书时,不能忽视情感的参与。
这篇小品文,生动地表达了一个“城居者”整个冬天都“局促一室之内”,而今返回自然“若脱笼之鹄”的欢快之情。学生多次朗读后,都能很好把握文章的“情调”。我在点拨时,力挣做到以读为旋律,融声音、表情、姿态、手势为一体,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课文情境。这样,我就很自然的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,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。
如果觉得《我教《满井游记》》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
Tag: 暂无联系方式八年级语文辅导,八年级语文教学,初中语文学习方法,语文学习 - 初中语文学习 - 八年级语文辅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