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培训之家学习辅导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》赏析

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》赏析

01-04 http://www.pxzj8.com 高二语文知识 人气:993

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》赏析为http://www.pxzj8.com整理发布,类型为高二语文知识,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高二语文知识扩展,高中语文知识点,语文学习 - 语文知识扩展 - 高二语文知识的文章。 正文:

 

  今天www.pxzj8.com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》赏析,一起来分享下吧。

  埃里希·弗罗姆所著的《爱的艺术》,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。这部著作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,仅英文版就发行一百五十万册以上,这在西方──就理论性专著而言──是罕见的。此书畅销至今不衰,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。据估计各种文字的读者加在一起约数亿人次。影响遍及世界各地。该书目录如下:

  前言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?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

  (一)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

  (二)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

  (三)爱的对象

  (1)博爱

  (2)母爱

  (3)性爱

  (4)自爱

  (5)神爱

 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

  第四章 爱的实践

  附录

  埃里希·弗洛姆生命中的爱

  一回忆弗洛姆的一生

  这篇文章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。

  第一部分(第1~3段),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。

  第1段,说明婴儿还不能辨认物体,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以外的世界的存在。当然,婴儿还不具备爱的能力。

  第2段,阐述孩子不断长大,就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、与他无关的存在。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,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;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,渐渐地有母爱的体验。母爱是无条件的,其缺陷是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,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。

  第3段,论述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。以后在成长中,会出现新的感情,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,从被爱转变为爱别人,去创造爱。不过,从童稚的爱到成熟的爱需要许多年。

  第二部分(第4~7段),阐述父爱的性质,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。

  第4段,说明婴儿完全依赖母亲,幼儿开始认识世界,与母亲的关系不再像起初那样至关重要,而与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。

  第5段,指出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,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深深渴求母爱。而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,使人害怕这种爱会消失,并往往使人感到不是被人爱,而是被人需要而已。

  第6段,概述母爱和父爱的本质区别。对孩子来说,母亲代表自然世界,是大自然、大地和海洋;父亲则代表思想世界,是法律、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。父亲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。

  第7段,阐释父爱的本质。指出与无条件的母爱不同,父爱是有条件的爱。父爱的本质是:顺从是最大的道德。父爱的积极面是,可以通过努力赢得这种爱;消极面是,如果辜负父亲,就可能失去这种爱。与母爱不同,父爱可以受孩子的控制。

  第三部分(第8~10段),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,他成为自己的父母。

  第8段,提出对母爱和父爱的不同要求。母亲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给予孩子爱和关怀,使孩子有安全感,还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。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就开始指导他正视将来会遇到的困难,并使孩子对自身的能力产生自信心,最后使孩子能够无须依赖父亲的权威而自立。

  第9段,指出一个成熟的人,他就是自己的父母。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爱的能力上,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,在内心建立起父母这两个形象。

  结尾(第10段) ,用一句话总结全文内容。

 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,母亲是孩子的“自然世界”,父亲是孩子的“思想世界”,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,最终与他们分离,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,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。文章条理清晰,层层深入,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及发展变化。

  以上就是www.pxzj8.com小编分享的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》赏析的全部内容。

如果觉得《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》赏析》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

Tag: 暂无联系方式高二语文知识,高二语文知识扩展,高中语文知识点,语文学习 - 语文知识扩展 - 高二语文知识

5 6 7 8 9 11 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