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光灿灿兮生清风,
仰天长歌兮震长空,
员兮员兮脱樊笼!
边歌边舞,歌声响彻云霄。后人把这座山称为歌舞岭。
传说伍子胥虎背熊腰,身长一丈,腰十围,眉间一尺,一幅豪刚之气。吴王阖闾(阖)招贤纳士,知人善任,以仁义而闻名于诸侯,得知伍子胥智勇双全,便召见。吴王问其治国安邦之策,伍子胥提出先立城廓,加强守备,广积粮和充实兵库的主张,深得吴王赏识而委以重任。
阖闾不仅起用伍子胥,而且又用白喜、孙子,于公元前506年灭楚。这时楚平王已死,子胥为报杀父之仇,掘平王墓,鞭尸三百,并挖其目。有人批评子胥做得过头,子胥说:“日暮路远,倒行而逆施之于道也”。
在伍子胥的全力举荐下,阖闾立夫差为太子。然而,夫差即位后却远君子而亲小人,起用嚭为太宰,对其言听计从。伍子胥屡谏不从,反被诬有夺权纂位之心。伍子胥认为,历史上,桀杀关龙逢,纣杀王子比干,而今夫差要杀自己,与桀、纣何异。夫差得知子胥怨恨他,便赐剑令其自刎。越王勾践听说夫差不听子胥劝告,反将其赐死,并探知吴国当时国库空虚,于公元前473年灭吴。
伍子胥临终时嘱咐其子:“抉吾目悬于南门,以观越兵来伐吴。以鱼皮裹吾尸投于江,吾当朝暮来潮,以观吴之败”。
传说伍子胥死后,尸体被抛入江中,钱塘江涌潮由此而生,涌潮时,人们还能见到子胥白马素车奔驰于潮头之中。
为纪念伍子胥,后人在吴山立祠,称伍公祠,又有伍公庙、伍员庙、胥山庙之称,伍子胥被奉为潮神,从此香火不断。宋王安石题有《胥山庙碑铭》,有“吴亡有千余年,事之兴坏废革者不可胜数”。
如果觉得《伍子胥与钱塘潮的传说》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
Tag: 传说 钱塘潮 伍子胥 初二语文知识,初二语文知识扩展,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,语文学习 - 语文知识扩展 - 初二语文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