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钥匙前,便有人对我说:两边的邻居是“刺头”,不好处……但我想:远亲不如近邻,再难处的邻居,也该跟人家处理好关系,况且,要解决水的问题,就必须实现与邻居的“对话”。
西边的邻居是位年近八十的老大妈,听到要与我做邻居,表达了谨慎的欢迎,而我一提到要接水,老大妈便顾左右而言他。在老人躲躲闪闪的言谈中,我发现了症结所在:原住户盖的小房太高,极大地影响了老人房子的采光,两家为这打过吵过闹过,“结”越结越死,问题更得不到处理。于是,我当时就告诉老人,我搬来后,要拆掉小房,以实现“和平共处”。
听了我的承诺,老人答应了接水问题,但提出了条件:须支付当年施工时的费用120元。我也满口答应了。
水管终于接过来了,邻居大妈有些为难地征询我,可否帮她在院里接个龙头。我满口答应,很快接好了水龙头,老人一定要给10元钱的材料费,我说什么也不接受。老人感动之余,说:“你对大娘这么好,我怎么再好意思要你的钱。”结果,本来准备要的120元钱也被大娘免掉了。
搬入新房的次年,我便履行了承诺,拆掉了小房,并准备将小房盖得低一些。这时恰好东边邻居也要盖小房,但由于他家的院子太小,便协商可否占我家一墙之地。当时,包括盖房的师傅在内都反对我的让步:在这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,咱凭什么给他让?但我还是作了让步。
就这样,仅仅短短一年间,我便与东西隔壁邻居相处得其乐融融,宛如一家。
如果觉得《谦让赢得邻里心》不错,可以推荐给好友哦。
Tag: 暂无联系方式三年级语文知识,三年级语文知识扩展,小学语文知识集锦,语文学习 - 语文知识扩展 - 三年级语文知识